俗话说,入了腊月门就是年,岛城年味最浓的当地,其间就有这年集。眼看着快要新年了,市民已开端忙着购置年货。吃的、穿的、戴的、用的……在年集上,都可以找到。1月2日,是进入腊月后城阳上马第一个大集,记者带你寻觅最鲜亮的年味。
上马大集,也叫马哥庄集,每当阴历三、八开集。大集始于清朝康熙年间,至今已300多年前史。2日上午10时许,记者来到集市上,这儿早已热烈非凡,男女老少纷繁参加其间。
上马大集离红岛码头不远,集市上海鲜比较新鲜,品种也完全,蛤蜊、海参、海蛎子、鱿鱼、老板鱼……包罗万象。眼下,正是吃本地海蛎子的时分。海蛎子个头不大,却是顾客眼中的极品。“会吃的都吃这种,分外鲜,有滋味!”一位摊主向记者介绍,“这种性价比也高,5斤20元钱,保肥。”
新年将至,不少市民开端提早购买带鱼、大鲅鱼等新鲜鱼。“今日特别从夏庄来赶集,买了8斤带鱼4条大鲅鱼,预备新年时分吃。”市民胡巧云说。
除了海鲜,大集上还有独归于上马人的“老滋味”,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上马一卤鲜”就是其一。到了年末,当地人大多数都会买上一两条“一卤鲜”大鱼,放在年夜饭的餐桌上。这种似咸非咸、似鲜非鲜的半干鱼片别有一番滋味。据“上马一卤鲜”传承人孙绍忠介绍,一卤鲜的制造流程与工艺考究“选、割、卤、晒”,四道工艺缺一不可。他的“上马一卤鲜”不只在上马大集上卖,还经过抖音来宣扬和出售、承受预订。
大集上还有一种上马人的“老滋味”——“酱豆”。卖“酱豆”的摊主一般会推着小车,游走在大集上。“咱们每年冬季都会买一些‘酱豆’,回家拌白菜和萝卜。记住小时分,都是自己买黄豆,用土炕的温度来发酵。现在没空做了,就直接买现成的。”上马居民孙女士说。
“末货”作为上马“四小海鲜”之一,是用十分小的“纳米虾”制成的酱,也分外受欢迎,当地人喜爱用来蘸葱吃或炒着吃。
经过无人机俯视,可以正常的看到在上马大集北侧有一排火红色长廊,这儿是大集中最有年味的当地,都是卖“福”字和对联的货摊。蛇年将至,货摊上不少福字带有蛇年祝福语,摊主们跪在货摊上,为顾客挑拣需求的福字。
“今日带女儿来逛大集,选几个美观的福字,还有春联和新年挂饰。本年是女儿的本命年,要给孩子买个小物件作为新年礼物。”上马居民孙样洋说。春联是大集上的抢手货品,摊主依据每一个顾客的需求量身引荐对联。“宗谱大的120元一张,乡村平房就要挂大的,越大越好!”带有稠密年味的宗谱是当地居民新年期间的必备品。
有着300多年前史的城阳区上马大集对居民来说不只是舌尖上的甘旨,更是难以舍弃的大集情结。接近年关,除了上马大集外,城阳区的夏庄大集、流亭大集、城阳大集……也分外热烈,赶在新年前,我们也去赶大集,感受一下年味吧!
版权所有©:米乐m6官网app登录 © 2017-2019 .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07868号-1
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