鹅,鹅,鹅,曲项向天歌。白毛浮绿水,红掌拨清波。唐诗《咏鹅》往往是小学生学习我国古诗词的入门之作,这首诗简洁明了,生动形象,朗朗上口。
可是,仔细的读者会发现,这首诗的榜首句只要三个字——“鹅,鹅,鹅”,这与其他唐诗常见的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的格局截然不同。那么,为什么《咏鹅》的榜首句会只要这三个字呢?
要了解这样的一个问题,咱们应该先了解我国古诗其实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。狭义上的诗主要指盛唐时期才定型并广泛盛行的近体诗,包括律诗和绝句,它们有严厉的格律要求,如平仄、对仗、押韵、字数等等。而广义上的诗则包括古体诗、赋、词、曲等等多种的文学方式。
古体诗在方式上相对自在,不受近体诗严厉格律的捆绑。和《咏鹅》相同,李白的《行路难》《蜀道难》《将进酒》、杜甫的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都是归于古体诗,所以句式就相对灵敏多变。
《咏鹅》是一首咏物诗,开篇榜首句“鹅,鹅,鹅”除了是仿照大白鹅的叫声之外,也可以了解为诗人呼喊大白鹅的声响,但假如改为“鹅鹅鹅鹅鹅”,五个字就会显得太烦琐了。
第二句的“曲”字就展示了鹅伸长脖子、仰头曲折着朝天长鸣的形象。后两句的“浮”和“拨”就描绘了鹅在水中嬉戏的美丽画面,而“白毛”“红掌”“绿水”等色彩鲜艳的词组,就给人以显着的视觉形象,情形活现眼前。
《咏鹅》是骆宾王七岁时所作。相传,其时骆宾王家中来了客人,见他聪敏机灵,就指着池塘中嬉戏的白鹅,要求骆宾王以鹅为题作诗。骆宾王略略思索,便大声诵读出了这首诗。
要注意的是,《咏鹅》这首诗用普通话朗读和粤语朗读是有着显着差异的。在普通话中,第二句和第四句尾的“歌”和“波”韵母不同,读起来不押韵。但是,用粤语来读,这两个字就可以押韵了,愈加朗朗上口,赋有韵律感。
骆宾王不只拿手写诗,还拿手骈文,《为徐敬业讨武曌檄》便是被收录到《古文观止》的代表作。公元684年,徐敬业起兵对立武则天擅权,作为徐敬业幕僚的骆宾王就写下了这篇雄文传缴全国。这篇文章辞藻富丽,情感昂扬,有着十分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,其间“请看今天之域中,竟是谁家之全国”等语句,尤为后人传诵。
虽然文章历数了武则天的种种丑闻,但听说,当武则天初读到“一抔之土未干,六尺之孤安在”两句时,她十分怅惘地感叹道:“有如此才,而使之流浪不偶,宰相之过也!”
惋惜的是,两个月后徐敬业兵败,骆宾王从此不知所踪,有传说他被杀,或投江而死,或落发为僧,其时他也不过44岁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与骆宾王并称为“初唐四杰”的王勃、杨炯、卢照邻,年少时皆以神童著称,但长大后生不逢辰:写出千古名篇《滕王阁序》的王勃,27岁就溺水身亡;拿手写边塞诗的杨炯终身宦途不顺,43岁郁郁而终;写出名句“愿作鸳鸯不羡仙”的卢照邻,因患风疾而精神失常,40岁投江自杀……
才华横溢的人,往往时运不齐,生不逢辰。或许,正是这种悲惨剧的命运,才会让他们的著作愈加深入,愈加动人心弦。
下一篇:天国拯救2小诗集如何解谜
版权所有©:米乐m6官网app登录 © 2017-2019 .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8007868号-1
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,谢谢!